首页

sm优美之恋

时间:2025-05-25 13:24:38 作者:虚假冒名登记应当如何防? 浏览量:23107

  近年来,国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放宽市场准入的改革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然而,在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虚假冒名登记问题也随之显现。

  如果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股东被“偷梁换柱”,很可能让企业陷入法律纠纷,对企业的经营、信誉和市场地位造成严重损害。那么,面对虚假冒名登记,该如何应对?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对此,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相关热点问题作出了解答。

  问:什么是虚假冒名登记?

  答:简单来说,虚假冒名登记就是有人通过伪造签名、提供虚假材料等方式,冒用他人身份进行工商登记。这种行为可能贯穿于设立、变更或注销的各个环节,常见手段包括盗用或伪造身份证件,冒充法定代表人、股东或合伙人等关键人员进行登记备案,甚至直接“偷走”公司的控制权。同时可能涉及伪造股权转让协议、股东会决议等文件。

  问:为什么会出现虚假冒名登记的问题?

  答:虚假冒名登记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既有法律监管的漏洞,也有企业管理的不完善,还涉及一些不法分子的恶意行为。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申请人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这种审查方式虽然提高了登记效率,但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伪造签名、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容易在形式审查中蒙混过关;在企业内部,很多文件签署流程不规范,代签、冒签等情况较为普遍,在办理工商登记中也存在大量登记由委托代办人代办、代签等情况,因对虚假冒名登记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忽视了潜在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或个人为了逃避债务或法律责任,可能会通过虚假冒名登记,将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他人,从而规避法律追责。

  问:如何预防和应对虚假冒名登记?

  答:从市场监督角度来看,作为工商登记的主管部门,行政机关在预防和解决虚假冒名登记问题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随着虚假冒名登记案件的增多,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但仍需加强登记审查力度,尤其是涉及法定代表人、股东变更等关键事项和材料的审查上,应更加谨慎。

  市场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强化技术手段,在登记环节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特征核验技术,保证申请人身份真实,确保登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公安、税务等部门,实现数据互通,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登记行为,及时发现虚假登记行为,通过联合执法开展有效打击;定期对已登记的市场主体进行核查,发现虚假登记行为及时纠正;结合信息公示与信用惩戒等措施,健全预防和解决虚假冒名登记机制。

  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虚假冒名登记的风险点往往源于内部管理的漏洞。对于企业而言,应严格规范文件签署流程,确保所有工商登记相关文件(如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任命书等)的签署过程规范、透明,避免代签或未经授权的签署行为。要定期核查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确保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关键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和登记信息的准确性。此外,企业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存在虚假冒名登记的问题,及时向工商登记机关反映问题,申请更正或撤销错误的登记信息,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问:如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虚假冒名登记问题?

  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商登记行为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工商登记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同时,自工商登记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五年。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期限是并列的,无论当事人何时知道登记行为,只要超过五年,法院将不再受理。因此,企业应定期核查工商登记信息,确保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关键人员信息的真实性和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大量的虚假冒名登记案件中,不仅涉及工商登记,还存在涉企业经营等民事纠纷,行民交叉情形较为普遍。人民法院对于工商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可以根据有效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予以认定,而对涉及申请材料真实性以外的民事争议问题,如股东大会的召开、召集程序、决议内容是否合法有效等,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之后再根据民事的认定结果来进一步确定工商登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如果工商登记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存在过错,企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错误的登记行为;如果虚假冒名登记涉及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内部人员的侵权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赔偿损失;对于情节严重的虚假冒名登记行为,如构成刑事犯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本报记者   徐伟伦

  本报通讯员 李晓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三届“中国白”国际艺术陶瓷大奖赛结果揭晓 15位中外艺术家获奖

在厦门跑业务,郭永宗很有冲劲,有幸成为南普陀素饼供应商之一,生产闽南地区传统点心,这次合作给予他莫大发展信心,品牌知名度也得到提升。

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

随着中国免签与出入境政策的不断调整,外国游客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出行需求潜力得到不断释放。边检站多项便民措施大大缩短了旅客通关时间。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船只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船发表谈话

一直以来,段睿和蔡磊两个人都是生活占比不大的人,更多时间是沉浸在工作中。两人至今都过着极朴素的生活,到现在,段睿所有的衣服都是强制自己扔一件,才会买一件新的,蔡磊在物质生活上更是没什么要求。两个人虽然把赚钱作为很重要的事情,但生活水平却几十年如一日。

长春加速“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三年计划投入127亿元

文化旅游节以“世界梯田原乡多彩风情龙胜”为主题,当天,演出现场由大气磅礴非遗匏颈龙舞《龙胜龙》作为开场舞,随后上演瑶族舞蹈《彩裙飘飘》、苗族舞蹈《苗铃声声》、壮族舞蹈《开耕祈雨》等传统民族文化演出节目,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游客驻足欣赏。

据了解,桐子坳景区还通过充分挖掘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组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红六军团长征过茶林浮雕、老虎口攻坚战大型纪念雕塑、红军井、红军亭和红军楼等红色建筑,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和中小学文旅研学活动共计500多批次,成功打造了“和”文化、红色文化、银杏文化、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研学品牌。

相关资讯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大幅缩水算虚假宣传吗

坚持服务新媒体时代惠民利民,推动金融为民有声有色。华夏银行坚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将复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典型易懂的宣传语言与案例,让金融教育真正惠及广大民众。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打造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矩阵,让金融知识触手可及,进一步拓宽了金融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携手权威媒体、电台,通过直播、一对一专访等形式,就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金融惠民利民措施等话题,进行深度传播。北京分行与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民法典》栏目深度合作,向商户聚集度较高的商圈商户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倡导结合自身投资理财需求,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珍惜信用,合理借贷,远离非法金融中介,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深圳分行邀请法院互联网和金融审判庭法官及专业金融讲师做客“金融明白人直播大讲堂”,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分析,为广大市民普及账户管理、投资风险识别、信贷合同签署要点及信用卡使用安全等关键金融知识,共同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青岛分行联合当地电视台开展“高管说消保”活动,与青岛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就老年人如何防范电信诈骗进行座谈,积极展示我行金融消保工作成果和特色做法,并在当地新闻广播、央视频等平台播出,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热门资讯